小李(化名)已患有癫痫20年,病情较为严重,发作频繁且经常大发作,癫痫发作时旁人稍照看不到便会发生跌倒导致头部损伤等危险事件。小李六年前曾在医院接受过检查但未能确定致痫灶,为减少癫痫发作次数,医院对其实行了胼胝体前部切开手术,术后两年病情有所缓解癫痫发作次数减少,但两年后病情恶化癫痫仍频繁发作,服用多种药物但治疗效果不佳。小李父母已年迈,考虑到其因长期癫痫发作难以独自生活而倍感焦虑,于是来到南京医科大学第四附院神经外科就诊并要求进行进一步的检查与治疗。
神经外科学科带头人孙康健主任接诊后,详细询问了患者病史并对其进行了长程脑电图检查及头部癫痫核磁共振检查。发现患者脑电图异常范围较广但癫痫发作起始考虑范围为额叶,为准确定位患者的致痫灶决定实行机器人辅助下的立体定向脑电图检查。
在手术室内,孙康健主任团队在神经外科机器人辅助下为患者植入了多个电极,后在脑电监测下通过检查及电刺激的方式确定了患者的致痫灶位于左侧额叶靠近功能区处,确定位置后为患者进行了二次的立体定向脑电图毁损治疗。现患者恢复良好,手术后癫痫无发作。
专家解读
孙康健主任介绍,长期采用药物治疗但效果不佳仍有反复发作的癫痫患者在精神健康及社会生活方面均面临极大考验。对于癫痫治疗而言考虑治愈即无发作仍是医生考虑的首选目标,但因脑电的复杂性和结构的不确定性致使癫痫致痫灶的确定较为困难,特别是位于脑深部的致痫灶如只单纯通过普通脑电图难以确定。
机器人辅助立体定向脑电图对于复杂的难于定位的癫痫有极大的帮助,可以通过非常精准的小损伤记录深部难以到达的脑电情况,并且可以刺激相关部位记录脑功能的情况,在确定致痫灶的同时可以通过毁损的方式治疗癫痫,如果毁损后仍有发作可以采用手术切除。目前,南京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神经外科已通过机器人辅助立体定向脑电图的方式治疗多例难治性癫痫患者,效果良好。